(亚罗士打18日讯)稻谷收购底价调整至每公吨1500令吉,慕达农业发展机构主席拿督依斯迈沙烈认为该调整非常合适,维护了国人的福利,同时也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负担。
他说,根据底价调整至1500令吉,本地白米的零售价应该是每10公斤32令吉,但政府提供1亿5000万令吉的补贴以吸纳生产成本,因此价格维持在每10公斤26令吉。

“这个调整是正确的,昌明政府进行了两次调整,第一次从1200令吉调至1300令吉,而这次再调涨200令吉。这次涨幅显着,因为这是市场价格,我们理解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目前世界的白米价格略有下降,每吨介于约2600令吉至2800令吉。当这些进口白米经过加工后,市场价约为每10公斤32令吉至34令吉。”
他日前接受《每日新闻》询问时,这么说。
他说,该机构的稻农接受1500令吉白米底价,理解政府正在做出的努力。
“只有少数声音要求每吨1800令吉。这些稻农要求1800令吉的依据是什么?基本上,稻农从2023年开始习惯了这个价格,几个季节他们的稻谷都是以1800令吉的价格出售。”
“当稻农习惯了这个价格,从稻犁的工资丶拖拉机丶罗厘租金等的农业成本链就会增加。但是政府必须考虑到全民丶农民和工厂的利益。”
“所以我认为这个价格非常正确,当去解释时,人民会理解,该机构的稻农也对这个价格感到满意。”
本月13日,政府同意将稻谷收购底价从每公吨1300令吉,提高至每公吨1500令吉,并在16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