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吉玻

吉打十字港华联公会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四叉港望乡路

村志

文 文 文

记载历史风土人情 《四叉港望乡路》出版

(亚罗士打15日讯)一本记载着吉打十字港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书籍《》在经过多年的收集资料文献及撰写后,终于正式出版。

这本书是由出资,出版。这也是该协会所出版的第2本华人新村《》。

》由戴淑娟所撰写。她于昨晚在该书的新书推介礼上,分享刊物感想时说,全书分十二辑,涵盖历史、人文、各种当时的民间习俗和生活、有功于建设十字港的几位伟大老前辈、十字港的宗教信仰、国家历史发生变故和受波及的十字港华人等。

她说,自十字港开埠以来,每位前辈都凭双手、双脚和坚韧拼搏,唯有深植心中的同乡情谊与中华文化情怀,在异国他乡,他们相互扶持,将这份情感化为力量。

《四叉港望乡路》为非卖品。

她指出,正因对故乡的深情,他们与大马、新加坡华人为中国抗战汇去逾54亿捐款,十字港南来华人正是忠诚守护故乡的一部分,而书名《望乡路》,便是这份深切眷恋的象征。

她说,2022年,他为瓜拉吉底撰写了全马首本华人新村,并赠送了一本给董事长,2023年4月28日,罗填水联系她,希望她能为十字港重组村撰写

“想到探索历史的艰辛,我一度拒绝。但心里始终感到亏欠,毕竟十字港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

她说,最终在大弟的一句话鼓励下,决定接下这个重任。

许锦秋(左3)为《四叉港望乡路》主持推介礼,左起为黄来兴、陈志雄、谢松光、王来福、罗填水、戴舒娟、梁汉发、罗秋雁及张廷辉。

推介礼上,大会也赠送感谢状给大会主宾拿督许锦秋、戴舒娟、封面设计及绘画画家戴连丰以及协助收集资料的新闻工作者胡志明。

罗填水:每个地方 都有不同的文化历史

主席罗填水致词时指出,每个地方和村镇,都有着不同色彩的文化和历史,而随着时代变迁编写地方历史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地方精神、促进地方发展、加强社区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地方历史的编写工作,共同传承和发扬地方历史文化。”

他说,在2019年秋季,理事会提出收集十字港历史资料的计划,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计划搁置,一直到2023年计划重启。

罗填水(左3)颁发感谢状给戴连丰(左起)、许锦秋、戴舒娟及胡志明。

他说,《》特刊为非卖品,因数量有限,无法赠送给社区内的每一位乡亲,如有意珍藏者,欢迎乐捐至少50令吉以协助减轻印刷费用,该会将赠送一本特刊。

有意订购者,请联系以下人士,戴舒娟017-4876939、罗填水017-4795915或黄来兴019-4418459

陈志雄:欢迎各地新村联繫 助出版具历史价值刊物

总会长陈志雄欢迎,全国各地新村来联繫该会,该会愿意协助他们出版村内记载历史价值的刊物。

他说,该会将安排作家到有关的村去收集资料再编撰书,接着由文协跟出版局申请出版的执照。

《四叉港望乡路》进行新书推介礼,前排左起为戴连丰、黄来兴、胡志明、王来福、许锦秋、戴舒娟、罗填水、谢松光、梁汉发及林耀光。

十字港华联公会永久顾问拿督许锦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因此大马华人需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历史文化。

他很遗憾,在大马没有一个能够了解我国华裔历史文化的部长,因此希望华裔要积极关心文化历史的演变,不让在建国过程以及国家发展佔据非常重要的角色的大马华裔遭到抹杀。

出席者有,十字港华联公会会务顾问王来福、副主席谢松光、梁汉发、总务黄来兴、财政林耀光、荣誉顾问罗秋雁、副总会长张廷辉。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吉打十字港华联公会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四叉港望乡路

村志

相关文章

《十字港历史特刊》 最迟将在3月面世

罗填水:十字港历史刊物 料年底出版

许锦秋:十字港2华小设备完善 家长勿浪费资源让子女报读

吉十字港华联公会捐5000 给拉曼大学医院

槟吉路及伍百廊雅美墓园 25日开放扫墓

mywheels